查看原文
其他

从小作坊到流水线持续交付

2016-12-31 李光瑞 科技杂谈

【摘要】这个年轻的队伍,从15年的小作坊,进化到现在的流水作业,我们的团队是如何做到的?又经历了哪些变化?




| 科 | 技 | 杂 | 谈 |

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



本文作者:李光瑞

杂谈投稿邮箱:631255063@qq.com


很多人都说,国企创新差,国企效率慢,国企执行力差,但只有深入一线,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。


比如下面这个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的真实故事。


不少中国移动业务支撑口的同事,都应该听说过大云BC-ETL产品,它经常出现在公司的各种汇报材料中,是一个基于大云平台的海量数据并行处理、分析系统,能通过改变线网和应用的装载处理模式,从根本上缓解数据仓库的应用压力。


但在2015年7月,我们接到通知,需要于当年9月底前,在在线公司线上部署BC-ETL实际商用时,它的稳定性还远不能让人满意。


当时,我们面对着怎样的现状?


1、技术规范书完全满足的不足1/3;


2、连后来被大家玩坏了的,运行最稳定的定时器,当时也没有;


3、没有任何的任务控制功能;


4、测试人员只有1名。


举目望去,满目疮痍,一片空白。但任务当前,我们是要做呢,做呢,还是做呢?


当然要做,而且必须做好:


第一步,采集客户需求。经过现场和远程的交流,与在线公司快速确定了第一期的需求范围。


第二步,快速投入研发。期间先后发布了几个版本,但由于生产环境硬件未到位,只能临时环境部署,直到15年9月底,依然很难称得上可用。眼看上线日期临近,在线公司的同事也承担了很大的压力。经过多方协商,上线日期延期到十一假期以后。


2015年的十一假期,在现在看来,是效率最高的七天。从领导、研发、测试、后勤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,甚至一天内发布几个版本,全员测试,快速功能迭代。


最终,赶在十一假期过后,第一个实际可用的版本完成发布。到2015年11月,BC-ETL由临时环境切换到了生产环境,按时保质地完成了项目上线。


自2015年11月开始,到2016年12月截止,BC-ETL的线上调度流程数由最初的38个扩展到1532个。整个期间,除重大变更以外,在线公司基本保持了两周一迭代的持续交付方式,不断演进优化。



大数据产品部PDM开发组16年各产品持续交付次数统计


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有个昵称"苏小研","小"字指的是年龄,14年才成立,还很年轻。


正是这个年轻的队伍,从15年的小作坊,进化到现在的流水作业,我们的团队是如何做到的?又经历了哪些变化?


总结下来,有如下几个方面:


一、不断完善研发管理


最近两年来,我们从公司层面上,不断优化和完善研发管理流程,研发工具链建设也日渐成熟。


大数据产品部PDM开发组在公司研发管理办法基础上进行了优化,形成了一套简洁高效可落地执行的研发管理流程(如下图)。



研发管理工具



图需求管理



多分支开发


目前,研发管理流程已经从2015年的1个产品使用,推广到4个产品中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

二、鼓励创新


我们在这个行业还是新兵,但是新兵也有新兵的优势,那就是勇于尝试,敢于创新。


比如大数据产品部PDM开发组,每个季度的绩效计划中,都一定会增加10%左右的创新工作。


仅在2016年,PDM开发组就做了六个比较大的技术创新(见下图)。




这些创新让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最终效果?


服务部署的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,理论可并发运行流程数目达到了千万级,开发时间也缩短60%以上。



技术创新:微服务与服务发现



技术创新:前端组件模块化


三、人才培养


人才和技术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要素,关键还是人才培养。据不完全统计,苏小研目前的人员结构:平均年龄29岁,校招员工占比70%以上。


在以校招为主体的人才队伍中,我们也摸索出了一条促进大家快速成长的经验:一线是培养人最好的地方。所有新加入团队的成员,必须参加每两周的迭代升级和现场支撑,在这个过程中,通过老同志"传帮带"的方式,让新人切实的感受一线的工作压力,快速的融入团队文化,在实战中提升技术水平。


截止目前,BC-ETL产品的开发支撑人员已经完成了更新换代,轮换了将近一半,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同志得到了快速成长,均可以独立完成BC-ETL的支撑服务工作。



在线公司支撑团队


 近期热点文章

“智能管道”梦碎,运营商何去何从?

以史为鉴:这些年联通喝下的几杯鸩酒

回归亚信三年,田溯宁到底在谋划怎样一盘大棋?

"免费流量"吸血运营商,地下黑产规模上亿!

谁会是下一个北电?

他们为何离开运营商,走上“九死一生”的创业之路?

科技杂谈:keji_zatan长按二维码关注科技杂谈


科技杂谈已经开通文章评论

点击下方“评论”表达我的态度


点击下方 【阅读原文】加入 “科技杂谈菁英会”。



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

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

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

2016年度T+自媒体睿见之星

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


| 新科技 | 睿思想 |

已入驻百度百家、腾讯新闻、搜狐新闻、今日头条、网易阅读

一点资讯、互联网实验室,北京时间

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(xinews)成员

WeMedia成员


转载授权、商务合作,联系微信号:sophie0306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